购彩中心—用户注册开奖结果_购彩中心—用户注册app
中新网天津12月8日电 (孙玲玲)记者从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获悉,12月8日,由中铁四局承建的京滨城际二期工程首台盾构机开始掘进。随着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京滨城际首台超大直径盾构机“京滨同心号”顺利始发,向着天津滨海机场方向开始掘进。
据了解,“京滨同心号”是京滨城际全线首台始发的盾构机,也是京津冀区域最大直径铁路盾构机。该盾构机总长135米,总重约2800吨,开挖直径13.8米,用于京滨城际下穿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区域的1号隧道施工。盾构机始发后将依次下穿京津塘高速、津汉公路、北塘排污河、地铁2号线李明庄车辆段等关键点位,进入京滨城际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站,该区间盾构隧道长2923米,最大埋深29.82米,具有“直径大、土质粘、风险高”等特点。
12月8日,由中铁四局承建的京滨城际二期工程首台盾构机开始掘进。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供图
京滨城际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标志性工程,一期工程2022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2022年11月开工建设,起自北辰站,经东丽、滨海新区,接入津秦高铁滨海西站和津潍高铁滨海站。
“京滨城际既承担京津冀沿线客流,形成京津间第三条城际通道,又是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的组成部分。”据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铁路建设处处长尹相君介绍,京滨城际全线贯通后,在天津滨海机场形成集铁路、民航、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路网结构,为三地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完)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何炤华8日在北京介绍说,近年来,中国援外医疗事业已经形成以医疗队为基础、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共同推进的新局面。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src="//image1.chinanews.com.cn/cnsupload/big/2023/12-08/4-561/fea4939be6b940cc81d0dac61e05a102.jpg" alt="12月8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有关情况。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
12月8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有关情况。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当天,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有关情况。在回答中新社记者的提问时,何炤华表示,面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以最迅速、最无私的方式提供应急援助。
他举例说,2014年西非部分国家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期间,中国先后派出了临床和公共卫生专家1200多人次,全力救援这些出现疫情的国家,收治了800多名患者,完成了1.3万余人次的公共卫生培训,成功实现“打胜仗、零感染”,许多国家称中国是“真正的朋友”。
何炤华表示,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迅速向34国派出了38支抗疫专家组,同时指导长期派驻在50多个国家的中国援外医疗队,协助驻在国开展疫情防控。“这次专家组和疫情防控的援外行动,是新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也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同时,中国宣布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疫苗。
何炤华也介绍说,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援外医疗队还因地制宜推出了“云门诊”等创新举措,不仅帮助了当地居民,也为几百万在海外的中国公民、华侨华人,包括港澳台同胞,提供咨询和医疗保障。“开展‘春苗行动’以后,我们第一时间让海外中国公民感受到来自祖国的温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