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彩中心—用户注册规则_购彩中心—用户注册欢迎您
中新网广州12月8日电(记者 蔡敏婕)第二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暨“数字湾区”发展论坛8日在广州开幕,粤港澳聚力共建“数字湾区”。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通过视频发言。蔡敏婕 摄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推进实施阶段,正由“制造--贸易”的合作发展到公共服务、智慧政府、金融货币等多领域深入合作阶段。当前,“数字湾区”建设已在粤港澳三地政务服务“跨境通办”、智慧城市群共建、数字身份认证互认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广东印发《“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推动湾区居民“生活通”、湾区企业“商事通”、湾区社会“治理通”的构建是其中的重点任务。即将上线的“湾事通”综合服务平台,将围绕粤港澳三地居民出行、通关、通讯、支付、求职、医疗、教育、吃住游等场景和习惯,提供无感、便捷的跨境综合服务。
广东省省长王伟中表示,广东将携手港澳加快建设“数字湾区”,推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协同发展。
“大湾区城市各具优势,香港拥有国际化和深厚的科研基础优势,而广东省蓬勃的高端制造业为科研成果量产提供扎实支撑。作为大湾区的重要一员,香港将助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通过视频表示,将会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码化,善用崭新科技提升治理能力和效果。其中在顶层设计方面,香港将成立“数字政策办公室”,专责制定数字政府、数据治理以及信息科技政策,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及数字科技的应用。
此外,未来两年,香港还将推出数字政府及智慧城市“百项方案”,运用不同的数字科技,加速数字政府发展和优化政务服务。其中,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明年起,香港数码港将分阶段建设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支撑科研及相关行业算力需求。
孙东表示,正与广东省委网信办合作,计划在年底前实现在大湾区以先行先试的方式,简化内地个人数据流动到香港的合规安排,推动大湾区数字经济及智慧城市的发展。
澳门特区政府行政法务司司长办公室主任林智龙发言。蔡敏婕 摄
“当今时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为各地政府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澳门特区政府行政法务司司长办公室主任林智龙在峰会现场说,如何利用信息和数据技术改进行政流程、推动行政改革、提升治理水平,是各地政府都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澳门尤其重视电子政务,以此作为公共行政改革切入点,提升公共治理水平,包括面向不同群体,发展三个各具特色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其中,面向普通居民打造的“一户通”进展最快,目前“一户通”提供超过330项电子政务服务,涵盖身份、就业、税务、社福等多个范畴。八成以上的澳门居民已开设“一户通”账户。
林智龙指出,为服务大湾区建设,澳门特区与广东携手合作,在政府数据互通、共建智慧湾区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今年9月,澳门在“一户通”增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政务服务中心7项常用业务柜台预约服务,便利居民就地申办政务服务;澳门特区政府行政公职局与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签署《粤澳共建智慧城市群合作协定》,共推粤澳智慧城市群建设。(完)
央视网消息:记者12月6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我国将采取更多政策措施,加大汽车与集成电路两大行业通力协作,瞄准汽车芯片持续发力,进一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汽车是多技术集中应用、跨领域融合创新的重要载体,一辆车由2万多个大大小小的零部件组成,而占据空间最小的芯片则是汽车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我国将加大汽车与集成电路两大行业通力协作,保障汽车芯片产业链安全稳定,同时推进高水平国际开放合作。
记者了解到,我国已搭建了在线供需对接平台,研究设立了汽车芯片专用险种,编制了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多措并举保障汽车芯片产业链安全稳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专家表示,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加速迭代,芯片的用量、价值和重要性日益提升,中国有能力培育出相应的汽车芯片产业。
交通运输部:加快推进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2027年,我国将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
《意见》明确,要发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引领作用,推动建设一批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示范项目。深化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继续支持开展港口集装箱水平运输和集疏运自动驾驶试点。同时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对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政策支持,推动建立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加强人才保障,推进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规划、咨询、设计、施工、运营以及网络安全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并对目标完成情况、任务实施情况开展跟踪评估。
目前,我国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短板。如数字化智慧化应用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码头生产管理系统等标准化和市场化推广尚显不足以及多梯级船闸信息交互不畅、航道养护管理智慧化程度不高。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港口和航道基础设施数字化、生产运营管理和对外服务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国际枢纽海港10万吨级及以上集装箱、散货码头和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基本建成智能感知网。建设和改造一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干散货码头。全面提升港口主要作业单证电子化率。加快内河电子航道图建设,基本实现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航道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全面提升内河高等级航道公共信息服务智慧化水平。
进一步巩固提升纺织工业国际优势地位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四部委联合印发《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到2025年,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实质进展,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稳中有增,发展质量效益保持良好水平,纺织工业国际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
方案提出,到2025年,纺织工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3%。智能制造加快推进,70%的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性能纤维、高端纺织装备、战略性产业用纺织品自给率基本满足需求。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形成20家全球知名的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时尚引领力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得到健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水资源消耗进一步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质量和规模不断提高。
农业农村部印发第三批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公告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第三批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公告,新确定的10个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被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这10个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包括8个保种场、1个保护区和1个基因库。其中,首次建立了兰州大尾羊、岷县黑裘皮羊、雷州山羊、岔口驿马、金阳丝毛鸡、矮脚鸡、闽清毛脚鸡等7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以及柞蚕基因库。至此,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对159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实现活体保护全覆盖。
自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分三批确定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227个,包括保种场191个、保护区25个、基因库11个,涵盖了159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和人工养殖的家蚕、柞蚕,逐一明确了每个品种的保护主体。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
国家发展改革委12月6日发布消息,确定张家口市等25个城市、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0个园区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
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部署,中央将加大对地方推进碳达峰的支持力度,选择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试点城市和园区给予支持,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首批试点城市和园区分布在江苏、河南、黑龙江、新疆等15个省区。据了解,试点城市和园区要根据国家和所在地区“双碳”工作部署,谋划提出能源、产业、节能、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试点建设任务。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