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彩中心—用户注册论坛-在线用户注册首页登录平台
央视网消息:记者12月6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我国将采取更多政策措施,加大汽车与集成电路两大行业通力协作,瞄准汽车芯片持续发力,进一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汽车是多技术集中应用、跨领域融合创新的重要载体,一辆车由2万多个大大小小的零部件组成,而占据空间最小的芯片则是汽车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我国将加大汽车与集成电路两大行业通力协作,保障汽车芯片产业链安全稳定,同时推进高水平国际开放合作。
记者了解到,我国已搭建了在线供需对接平台,研究设立了汽车芯片专用险种,编制了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多措并举保障汽车芯片产业链安全稳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专家表示,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加速迭代,芯片的用量、价值和重要性日益提升,中国有能力培育出相应的汽车芯片产业。
交通运输部:加快推进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2027年,我国将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
《意见》明确,要发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引领作用,推动建设一批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示范项目。深化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继续支持开展港口集装箱水平运输和集疏运自动驾驶试点。同时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对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政策支持,推动建立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加强人才保障,推进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规划、咨询、设计、施工、运营以及网络安全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并对目标完成情况、任务实施情况开展跟踪评估。
目前,我国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短板。如数字化智慧化应用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码头生产管理系统等标准化和市场化推广尚显不足以及多梯级船闸信息交互不畅、航道养护管理智慧化程度不高。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港口和航道基础设施数字化、生产运营管理和对外服务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国际枢纽海港10万吨级及以上集装箱、散货码头和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基本建成智能感知网。建设和改造一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干散货码头。全面提升港口主要作业单证电子化率。加快内河电子航道图建设,基本实现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航道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全面提升内河高等级航道公共信息服务智慧化水平。
进一步巩固提升纺织工业国际优势地位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四部委联合印发《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到2025年,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实质进展,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稳中有增,发展质量效益保持良好水平,纺织工业国际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
方案提出,到2025年,纺织工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3%。智能制造加快推进,70%的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性能纤维、高端纺织装备、战略性产业用纺织品自给率基本满足需求。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形成20家全球知名的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时尚引领力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得到健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水资源消耗进一步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质量和规模不断提高。
农业农村部印发第三批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公告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第三批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公告,新确定的10个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被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这10个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包括8个保种场、1个保护区和1个基因库。其中,首次建立了兰州大尾羊、岷县黑裘皮羊、雷州山羊、岔口驿马、金阳丝毛鸡、矮脚鸡、闽清毛脚鸡等7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以及柞蚕基因库。至此,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对159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实现活体保护全覆盖。
自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分三批确定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227个,包括保种场191个、保护区25个、基因库11个,涵盖了159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和人工养殖的家蚕、柞蚕,逐一明确了每个品种的保护主体。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
国家发展改革委12月6日发布消息,确定张家口市等25个城市、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0个园区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
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部署,中央将加大对地方推进碳达峰的支持力度,选择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试点城市和园区给予支持,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首批试点城市和园区分布在江苏、河南、黑龙江、新疆等15个省区。据了解,试点城市和园区要根据国家和所在地区“双碳”工作部署,谋划提出能源、产业、节能、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试点建设任务。 【编辑:梁异】
中新网牡丹江12月8日电 (记者 姜辉)8日,2023中国动画大会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启幕,来自动画界、高等院校产学研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日本著名资深动画制作人清水慎治,美国孩之宝前首席内容官、执行副总裁戴世峰,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李剑平等中外动画名家等嘉宾齐聚“雪城”牡丹江分享前沿信息、碰撞思想火花、加强交流合作。本届大会将有力助推牡丹江动漫产业和文旅产业加快起势、加速崛起,共建“东北亚动漫之都”。
12月8日,2023中国动画大会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启幕。牡丹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本届大会由中国动画学会主办。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动画学会创新发展与权益保护联盟揭牌,中国动画学会创作采风基地授牌,中国动画公益之星称号授予仪式,央视动漫制作基地·动漫学院揭牌及动漫乐园框架协议签约等活动。
活动期间,大会举办电视动画四十年主题研讨、“面向未来的中国动画”主题会议、致敬电视动画四十年盛典等系列活动。与会嘉宾还将前往冰雪童话世界“雪乡”、海林市横道小镇、东北虎林园、绥芬河进行创作采风活动。
与会嘉宾参加电视动画四十年主题研讨圆桌会议。姜辉 摄
作为2023中国动画大会举办地,牡丹江发展动漫产业的“元素”富集。牡丹江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区域,与牡丹江市有交往合作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77个,牡丹江在开拓动漫产业国际市场、打造国际电竞赛事品牌、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牡丹江拥有大中专院校17所,牡丹江大学作为黑龙江省最早设立动画专业的大专院校,拥有黑龙江省内唯一的数字创意类高水平专业群。近年来,牡丹江市培养了3000余名爱动漫、精制作动漫人才。目前,牡丹江正全力实施“动漫人才孵化计划”和“万名动漫数字工程师计划”,为该市动漫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牡丹江旅游资源呈现“湖林雪边俗特红”七大特色,独特的山水地貌和旖旎的自然风光,为动漫创造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创作灵感和创意,让动漫作品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牡丹江历史文化多彩。近年来,活跃在国内文学网站的牡丹江籍网络作家写手超千名,打造了影视编剧制作集群,建立了“牡丹江新文创学院”“牡丹江新文创产业联盟”等产业发展平台,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为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容供给,为推动动漫创作与特色文化完美结合提供了无限可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