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彩中心—用户注册走势图-登录注册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应妮)长城是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中国国家文物局8日就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对历史上地面部分已坍塌或消失的长城遗址,应当以遗址原状保护为主,做好标识说明,不得在原址重建或进行大规模修复。
通知明确,有条件的地区应当逐步完善长城电子档案,建立和推广长城本体与环境监测体系和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各地要系统梳理本地区长城保存现状,对地面仍存有建筑的长城段落,应当以维护结构安全、保存历史信息和保护历史环境风貌为主;对历史上地面部分已坍塌或消失的长城遗址,应当以遗址原状保护为主,做好标识说明,不得在原址重建或进行大规模修复;对具有展示潜力的长城点段,可以结合展示服务需求适度进行局部修复展示。
同时,要科学布设长城保护利用设施,不得对长城及其周边环境所共同构成的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化景观产生不良影响;合理研判长城保护利用设施的功能定位,以满足基本功能为限,严格控制新建大规模游步道,重复建设停车场、游客中心,盲目建设博物馆、陈列馆等缺乏科学论证的建设行为。
通知特别指出,要重点纠正将长城点段文物本体作为或者变相作为企业资产经营,将辟为参观游览场所的长城点段专门管理机构作为企业的下属机构或交由企业管理,长城景区门票收入等文物事业收入未全额上缴财政、未能专门用于文物保护,长城景区经营性收入未能优先用于文物保护,将长城辟为参观游览区未及时备案、未确定并公告游客承载标准,在长城保护范围或建设控制地带内开展建设未依法履行审批手续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人为破坏长城等违法犯罪行为。
通知还提到,积极整合长城与周边文物、文化、自然资源,抓好关堡及沿线古村落、古建筑活化利用,建设一批长城主题游径,推动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所在市县开展跨地区交流学习,联合建设跨市县、跨省域的长城主题游径。(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网嘉兴12月8日电(胡丰盛 邵帅)12月8日18时18分,中国大陆最早发电的核电基地——秦山核电基地累计突破发电量8000亿千瓦时,安全运行11680天,近3年共22台次机组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运行综合指数达到满分,并列世界第一,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融合发展的道路。
秦山核电站 邵帅 供图
作为清洁低碳的能源,从2015年起,秦山核电基地年发电量实现了8连增,累计发电突破8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碳7.4亿吨、二氧化硫370万吨,植树造林500个杭州西湖景区的面积。
秦山核电基地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处于华东电网负荷中心地区,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985年开工建设,1991年并网发电,共有9台运行机组,总装机容量666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20亿千瓦时,是目前中国大陆核电运行时间最久,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秦山核电累计投资850亿元,缴纳税费约532亿元,成功带动周边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企业超110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总产值超320亿元。(完)